盘子里的每一口都悄悄影响着你的心情

日期:2025-10-17 浏览:

在忙碌的生活中,饮食常常被视为满足生理需求的一种方式。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你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燃料”。下面,我们探讨营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并了解饮食如何改善您的心理健康。大脑的“五星级食物”是情绪健康的营养基石。大脑是一个“挑食者”,它的食物选择直接影响情绪和表现。 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都是大脑的“五星级食物”。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可以促进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功能,影响与血清素等相关的senyas,从而改善抑郁和焦虑。它们可以通过鲑鱼、沙丁鱼、亚麻籽、核桃和奇亚籽等食物来补充; B族维生素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B族维生素会导致人如果你处于低状态,可以通过吃瘦肉、菠菜、全麦面包(麸皮中含有B族维生素)等食物来补充。除了帮助生长和发育外,维生素 D 还有助于支持大脑健康和维持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的正常功能。但其膳食来源有限,主要存在于海鱼、肝脏、蛋黄等食物中。经常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缺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告别情绪过山车。吃正确的食物来稳定血糖。饮食与情绪的关系就像坐过山车。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最终会让人情绪低落。富含全麦、蔬菜和水果的饮食可以稳定情绪,使人长期保持快乐。低血糖指数燕麦、糙米、红薯等主食,以及蓝莓、羽衣甘蓝、樱桃等抗炎水果和蔬菜,都是稳定血糖和情绪的绝佳选择。食用时,可遵循“方法的方法”原则:6满盘中,主食占盘的1/4(50-150克),优质蛋白质食物(鱼、瘦肉、大豆、鸡蛋)占盘的1/4,新鲜水果和蔬菜占盘的1/2(深绿色蔬菜优先),也可搭配少量酸性食物 少量坚果作为零食。此外,还有很多稳定血糖和情绪的小窍门。饭前食用适量的魔芋。魔芋中的葡甘露聚糖可能会延迟胃排空和葡萄糖吸收。吃带皮的苹果。苹果皮中的果胶可以减缓葡萄糖的释放和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在早餐中添加奇亚籽或坚果可以减少血糖波动,提高情绪稳定性。良好的营养可以作为面对压力时的“防护罩”。维生素 C、镁和 omega-3 脂肪酸可调节压力反应。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维生素C 100毫克。但18岁至35岁成年人实际平均摄入量为56.41毫克,不利于提高免疫力。可添加红甜椒(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2倍)、猕猴桃、草莓等;镁可以缓解神经紧张,改善失眠。黑巧克力、杏仁、黑豆、海藻等都富含镁。从肠道到大脑通往幸福的捷径肠道和大脑通过肠-脑轴“交谈”。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会产生影响大脑功能的化学物质。参与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的形成。因此,应多吃粗粮、无糖酸奶(每天150克)、泡菜(50克)r日)和其他含有益生菌的食物。肠胃敏感的人在吃生菊苣(可用于沙拉)、洋葱、大蒜时要小心,同时减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酸的使用(蛋糕、奶茶)。锻炼对心理健康很重要,因为它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可以立即提升你的情绪。与适当的营养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的好处。运动前两小时吃1片全麦面包加1个鸡蛋,可预防低血糖;运动后30分钟,uminom 200毫升牛奶加1根香蕉,帮助修复肌肉,补充糖原。建议每周做3次瑜伽或快走,每小时40分钟,运动后休息5分钟。合理均衡的饮食计划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要,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改变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你可以从智慧开始生活中的小事:早餐用全麦面粉代替精制面粉,每周增加深海鱼的摄入量1至2次,用原味坚果和新鲜水果代替精制糕点。下次准备食物时,你也可以问自己:“我现在的心情好了吗?”每一口食物都塑造着你的精神状态,让餐桌成为保护你情绪的第一道防线,享受营养带来的快乐。文:陈宏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陈伟 编辑:刘阳丽 金阳振宇 校对:马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