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说过直八直升机的发展历程是打乱的,这几乎是中国直升机发展史的一半。现在我们将详细讨论它。可以说,只有了解直八的研制历程,才能明白中国直升机工业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多么不易。 Z-8是仿照法国“超级大黄蜂”中型直升机设计的。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海军需要一架大型舰载直升机来支持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试射任务,可用于测量返回舱低空弹道、测量着陆点、搜索保存返回舱等。其次,陆军要提高部队机动作战能力,需要一种可以运载一个排的中型直升机。由于Z-7的研制遇到阻力以及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此时,中国选择从法国引进“超级大黄蜂”直升机。第一代Z-8是进口的“超级大黄蜂”和侦查型号。其中,进口14架用于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试射任务,首个测绘型号为Z-8海军基本型。 “超级黄蜂”的涡轴发动机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单旋翼结构,但其功率却接近1000kW,是“海豚”直升机发动机功率的1.5倍,因此很难模仿。即使功率降低,国产型号涡轴6的可靠性和寿命仍然不如法国原版。另外,单旋翼涡轴发动机的输出轴转速相当惊人,最高可达10000转,但直升机旋翼最快也只有400转,可想而知对减速机的要求有多高。综上所述,“苏“大黄蜂”远远超出了中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因此仿制的研发耗时很长。测绘工作从1976年开始,直到1994年才完成。即使完成了,性能也不可靠,直到90年代末才制作了13架。虽然Z-8的第一型被誉为“海军主力型号”,但为了降低研发难度,发展,旋翼和尾翼 吊杆的设计不能折叠,因此不适合登船。由于海军航空兵没有飞机,主要在地面机场起降。 2001年南海相撞事件后,推出了ZHI-8S海军搜救型号,共生产了2架。可装在舰艇上的舰载型Z-8J运输机直到 2002年底,尾梁和主旋翼可折叠,总共生产了 14 架飞机。飞机;另有4架Z-8JH型号用于船上医疗救援; Z-8A陆航运输型1999年才通过技术评审,加大了减速机功率,改变了主桨叶设计,提高了升力。总共生产了12架飞机。毕竟,第一代 Z-8 只生产了 45 架。第一代Z-8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功率不够。不只是马啊也去了高原,就算是去汶川救灾,也比不上进口的军情八,更别说黑鹰了。因此,中国用加拿大PT-6B-67A发动机替换了ZHI-8。这就是ZHI-8F系列,也就是第二代ZHI-8。 PT-6B-67A发动机是第二代涡轴发动机,最大功率超过1400kW,比涡轴6b提高约30%,但发动机重量减轻了约100公斤,首次翻转周期大幅延长至3500小时。我想在这里添加一条评论。 Turboshaft-6C于2015年定型,比PT-6B-67A晚了20多年。首转寿命仍为 1,500 小时。中外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确定ZHI-8使用的是什么发动机呢?这真的非常简单。 Tumiat 发动机舱后部。过渡完全平滑的是国家机器,驼峰较小的是加拿大机器。除了发动机的改变外,第二代Z-8还采用了复合材料旋翼,旋翼翼型也更加先进。另外,由于该机为自由涡轮式,动力输出轴的转速大大降低,因此减速机的重量和体积显着减小,可靠性和效率大大提高。自由涡轮涡轮轴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离合器,这也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二代Z-8共生产了130多架,并衍生出大量型号,如空军战斗搜救型Z-8K、机载运输型Z-8ka、陆军航空兵型号Z-8B、武警型号Z-8WJ等。前两代Z-8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底部机身和两侧浮筒(部分型号已 已移除),并具有在水上着陆的能力。但缺点是结构较重,占用飞机内部空间。机身太高,不利于军机起降。因此,中国研制了第三代Z-8。第三代Z-8的第一个型号是民用AC313系列,于2010年首次亮相。第一个军用型号是海军的Z-18舰载航母,于2014年首次亮相。后来,它还获得了美国海军的Z-18舰载航母。基于IP的反潜型号Z-18F、舰载运输型号Z-18J/Y和陆军的高原原型Z-8G系列。这些机型的特点是去掉了下部机身,大大降低了机身高度和结构重量,改善了内部空间。同时还采用了球柔性螺旋桨、复合材料螺旋桨、电传飞控等先进技术。第三代Z-8还有一个特殊型号,Z-8C。尽管它像其他型号一样使用先进的螺旋桨、桨叶和电传飞控技术,但机身下部仍然保留。这是因为Z-18系列的新机身采用了先进的钛合金等材料。虽然结构较高,但成本和开发周期大大增加。为了尽快满足海军对舰载直升机的需求,旧的机身设计与新的子系统相结合,成为Z-8C。另外,Z-8C 也是第一款使用 Turboshaft-6C 的 Z-8 型号。从外观就可以看出来。发动机舱后部接近直角,而早期使用加拿大发动机的Z-18系列发动机舱后部过渡平滑,只有一个小突起。 ZHI-8C改用国产发动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加拿大发动机的供应被切断。此次断供的是ZHI-10中的PT-6C-67C,属于第三代涡轴发动机,而Z-18中的PT-6B-67A只是第二代。另外,运输直升机的灵敏度也不是很高,所以一直可以进口。之所以改用国产涡轴6c,主要是因为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虽然还是不如加拿大发动机,但比加拿大发动机便宜;第二,保护国内涡轴产业;第三当然是防患于未然西方甚至会切断二流发动机的供应。第三代Z-8的装备数量超过90件,虽然性能相当先进,但仍然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机舱狭窄,只有1.9米,无法容纳“山猫”全地形车。因此,中国研制了第三代Z-8的最新型号——Z-8L。机舱加长至2.3米,内部油箱移至两侧机舱。承载能力大大增强。在Z-8L研制成功后,中国又为海军推出了宽体Z-8D。这两架宽体Z-8将成为15吨级军用直升机的标杆,并逐渐取代第一架Z-8型号。其他第三代Z-8已逐步停产,特别是过渡型号Z-8C,其仍采用船形机身。好了,到这里,中国直八直升机的研制过程就基本结束了。连续的Z-8型号的迭代让中国直升机从第一代跃升至第三代。虽然数十年的研发经验受到干扰,但也带动了中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没有它,就没有直10的顺利航行,更没有直20的顺利进展。当然,Z-8 的故事远非表面。 ZHI-8L之所以采用大量复合材料和电传操纵等先进技术,被归类为第三代直升机,就是因为发动机不够先进。 Turboshaft-6c 显然是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落后于第二代涡轴发动机。 EH101等第四代直升机配备了第三代涡轴发动机,赛峰、劳斯莱斯、通用汽车等发动机巨头也推出了第四代涡轴发动机。 Z-8的最新民用型号AC313A,采用第四代涡轴Aneto 1C,功率高达1905kW,油耗、寿命和可靠性优于涡轴8C。因此,ZHI-8L的下一步改进方向可以取代ZHI-20中的涡轴10,弥补最后一个缺点,成为真正的第四代直升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